月经期延后是什么原因?
介绍:
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,甚至间膈四五十天者,称为“月经后期”,亦称“经迟”、“经期错后”、“经水后期”、“月经落后”。
如月经周期每月仅延后三五天,并且没有其他不适者,属正常范围。若偶尔延后1次,下次月经仍如期来潮者,亦属正常范围。青春期月经初潮后数月内,或更年期月经终止前,经期时有延后,如无其他症状者,也不属病态。
宋代《妇人大全良方•调经门》认为“过于阴"或“阴不及”,即阴寒偏盛或阴精亏虚均可引起月经后期。明代,对于月经后期的认识和治疗实践都有长足的发展,如《普济本事方•妇人诸疾》谓“盖阴胜阳则胞寒气冷,血不运行……故令乍少,而在月后”。而寒邪之来,《景岳全书•妇人规》更明确提出即有“阳气不足,则寒从内生”,又有‘阴寒由外而入”。同时张景岳还认识到”阴火内烁,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。此水亏血少,燥涩而然”,说明血热阴伤,也可引起月经后期,《万病回春•妇人科》认为月经过期而来,紫黑有块者为气郁血滞。张景岳主张血少澡涩,治宜“清火滋阴”,无火之证治宜“温养血气”,薛己、万全等还提出了补脾养血、滋水涵木、开郁行气、导痰行气等治法。到了清代,《医宗金鉴•妇科心法要诀》、《女科撮要》等,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,又有所发挥,使对月经后期病因病机的认识,以及辨证治疗至臻完替。
西医学称本病为“月经稀发”,多由垂体前叶或卵巢功能异常所致,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施治。
常见症状:
(1)血虚:经期延后,量少,色淡红,质清稀,小腹绵绵作痛,头晕眼花,面色苍白或萎黄,心悸少寐,舌质淡,脉细弱。
(2)肾虚:经期延后,小腹隐痛,舌淡苔白,量少,色淡,质清稀,喜热喜按,腰痠无力,脉沉迟或细弱。
(3)实寒:经期延后,量少,色黯,有块,小腹冷痛,拒按,得热痛减,畏寒肢冷,舌质紫而黯,苔白,脉沉紧。
(4)气滞:经行延后,量少,色黯红,有块,乳房胀痛,小腹胀痛,精神郁闷,舌象正常,脉弦。
艾灸取穴:中脘,足三里,关元,神阙,脾俞,三阴交,肾俞,关元,膈俞,血海
月经期延后是什么原因?
爱灸堂温馨提示:
1·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,以局部有温热感、温热发红,而不致产生灼痛为宜。
2·一般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,应饭后半小时以上施灸为宜。
3·刚做完艾灸半小时不要洗手,要洗手也要用温热水,不可以碰凉的。
4·2个小时后才可以洗澡,洗澡只可以洗淋雨,不可盆浴。
此文章不做处方,具体情况可以向专业人员咨询
月经期延后是什么原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