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寒发热是怎么引起的?可以怎么调理恶寒发热?
介绍:
恶寒发热是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的症状。为外感表证的主症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,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证,三焦辨证中的上焦证,均可见此。《伤寒论•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》:“病有发热恶寒发于阳也,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”,对本症的病机特点作了概括,是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。
常见症状:
(1)风寒袭表:恶寒发热,恶寒重,发热轻,头痛身痛,无汗,鼻塞流涕,咳嗽声重,舌淡红,苔薄白,脉浮紧。
(2)风热犯肺:恶寒发热,发热重,恶寒轻,头痛,有汗,咽红肿,口渴喜饮,咳嗽,舌苔薄黄,脉浮数。
(3)风湿客表:恶寒发热,身体倦怠,四肢困重,头重如裹,关节疼痛,舌苔白腻,脉濡数。
(4)暑湿交阻:恶寒发热,发热重,恶寒轻,头胀且痛,胸闷呕恶,口渴汗出,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
病因分析:
(1)风寒袭表恶寒发热与风热犯肺恶寒发热:同属外感风邪,但前者为风寒外束,侵入太阳,腠理闭塞,卫阳被遏所致,故见恶寒重,发热轻而无汗,咳嗽声重,鼻塞流涕,头痛身痛,舌苔薄白,脉浮紧等表寒证;后者为风热上受,表卫不和,肺失宜肃所致,故见发热重、恶寒轻而微汗出。并见头痛咽红,口干咳嗽,舌苔薄黄,脉浮数等表热证。
(2)风湿客表恶寒发热与暑湿交阻恶寒发热:二者都有湿邪阻滞之象,如头身困重。但前者为风湿侵袭肌腠,阻遏清阳,故恶寒发热,并见关节疼痛,舌苔白腻.脉濡数等症状,而无热象。后者为夏月伤暑,暑湿交阻,气机少展,但以暑热症状为主,兼有湿证,故恶寒轻,发热重,汗出口渴,并见头胀胸闷,恶心呕吐,舌苔白腻,脉濡数。
艾灸取穴:风门,阳陵泉,百会,神庭,支沟,大椎,命门,合谷,风府,风池,悬钟,大肠俞,大陵,列缺
恶寒发热是怎么引起的?可以怎么调理恶寒发热?
爱灸堂温馨提示:
1·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,以局部有温热感、温热发红,而不致产生灼痛为宜。
2·一般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,应饭后半小时以上施灸为宜。
3·刚做完艾灸半小时不要洗手,要洗手也要用温热水,不可以碰凉的。
4·2个小时后才可以洗澡,洗澡只可以洗淋雨,不可盆浴。
此文章不做处方,具体情况可以向专业人员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