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艾灸馆加盟山东爱灸堂!
全国服务热线:400-058-9777
当前位置: > 首页 >> 企业新闻 >> 灸治百病 >> 企业新闻

快速导航

联系我们

  • 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二马路155号虹口大厦1507
  • 电话:400-058-9777
  • 官网:www.axyy.com

灸治百病

手足厥冷是什么原因?可以怎么调理手足冰冷?

日期:2018-01-11 14:40   点击:

 

 

 手足厥冷是什么原因?可以怎么调理手足冰冷?

 

介绍:

 

  手足厥冷,又称厥逆。一般冷至腕、踝的称为手足厥冷;冷至肘,膝的称之为手足厥逆.《内经》中将手足厥冷称为”四厥”、“寒厥”。厥逆与厥共有三种含义:一是指手足厥冷;二是指卒然昏倒、不省入事的厥证;三是指六经不和的证候。在《伤寒论》中首见手足厥冷的症名。与手足厥冷同义的还有手足逆冷、手足厥寒、手足厥逆、厥冷,四逆厥、手足寒等。张仲景将手足厥冷的发生机制概括为“凡厥者,阴阳气不相顺接,便为厥。厥者,手足逆冷者是也。"后世医家对于手足厥冷的认识都是根据《伤寒论》的论述而进行辨证的。

 

  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及高热体温上升期、癔病等。

 

  常见症状:

 

  (1)阳虚肾寒:称“寒厥”。手足厥冷甚则厥逆,形寒蜷卧,腰膝冷痛,或骨节疼痛,或下利清谷,舌质淡,苔薄白而润,脉迟。

 

  (2)热极肢厥:称“热厥”。手足厥冷,高热无汗,面赤心烦,口渴引饮,胸腹灼热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舌质红绛,苔黄厚干燥,脉沉数或滑数。

 

  (3)阳气郁阻:手足厥冷,兼见胸胁苦满,吸气不舒,呕吐下利,或腹痛,或咳,或小便不利,苔薄白,脉弦。

 

  (4)血寒凝滞:属“寒厥”的一种。手足厥冷,四肢发凉,形寒身痛,得热痛减,舌质淡红,苔薄白滑润,脉沉细。

 

  (5)痰浊内阻:称”痰厥”。手足厥冷,胸脘满闷.喉间痰声漉漉,或呕吐痰涎,饥不欲食,舌苔白腻,脉沉滑有力。

 

  (6)虫扰胆腑:称“蛔厥”。手足厥冷,上腹阵痛,呕吐清水或吐蛔,舌质淡或黯,舌苔薄润,脉沉细或沉弦。

 

  病因分析:

 

  (1)阳虚肾寒者,又称“寒厥”、“阴厥”,临床有三种容易混淆的证候要注意鉴别。一为脾肾阳衰,阴寒内盛所出现的手足厥冷;一为阴寒内盛,格阳于外所出现的手足厥冷,一为阴盛于下,格阳于上所出现的手足厥冷。虽然三者的手足厥冷均是由于阳气衰微,不能温运四末所致,但由于阳衰的程度不同,所以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。脾肾阳衰,阴寒内盛所致手足厥冷症见手足厥冷,恶寒蜷卧,下利清谷,脉迟;阴盛于内,格阳于外的格阳症则兼见身反不恶寒,面色赤,或干呕,或咽痛,即里真寒外假热;若利下不止,肢冷更甚,脉象隐伏不见,并见干呕心烦,为阴盛于下,格阳于上的戴阳证。还有一种少阴病阳虚里寒的手足厥冷,由于阳虚不达四末,寒湿凝滞,见症为手足发凉,身痛,骨节疼痛,脉沉而不浮。

 

  (2)热极肢厥与阳虚者病因上鉴别,前者是由于外邪化热,由表传里,里热过盛,阳气郁闭不能达于四末所致。《伤寒论》中所述的“厥深者亦深,厥微者亦微”,即是指此证。从临床表现上看,热极肢厥者表现为身反恶热,口感舌燥,烦渴引饮,大便秘结,脉数有力,舌苔黄干燥等通体热象与手足厥冷并见,与阳虚肾寒者通体一派寒象不同。虽然阳气衰微的格阳证与戴阳证外有热象,但面赤如胭脂不同于热内郁的面色赤红;干呕而口不渴不同于热邪内郁的口渴引饮;特别是热邪内郁的脉数有力,舌红苔黄燥少津,与格阳证、戴阳证的脉微细,舌白苔薄润明显不同。

 

  (3)阳气郁阻与热极肢厥者的发病机制都与气机郁阻有关,但前者为正(阳)气郁阻,后者为邪(热)气郁阻。前者为气机不宣,阳郁于里,不能通达四肢所致,多见于外感病由表传里的阶段。后者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阶段,热邪越深伏,手足厥冷的程度越甚,具有一派实热症状.

 

  (4)血虚受寒与阳气衰微者同属寒厥范畴。前者是由于素体血虚,感受寒邪,而致血脉运行不利,寒邪凝滞于四肢,其辨证要点为面色萎黄、唇舌色淡、脉沉细等素体血虚症状与外感寒邪即多发生于冬春季,或逢阴雨天加重较为突出,虽也属于寒厥范畴,但较阳气衰微手足厥冷轻。阳气衰微者虽得温暖而不解,而血虚受寒者得温而见缓。

 

  (5)痰浊内阻者是由于痰湿素盛,胸阳不得宣发所致。其辨证要点为素有胸脘满闷,喉有痰声,口粘,或呕吐痰沫,舌苔白腻。手足厥冷常因风寒引动或恼怒出现,若痰浊上蒙,还会伴有头昏神迷,或狂躁不安等症。若无外因扰动,则常手足不温,而未至厥冷。

 

  (6)蛔虫窜扰者是由于蛔虫窜扰,气机逆乱所致。蛔虫内伏,脾胃虚弱,则常有腹部隐痛,手足不温等症。若蛔虫上窜,扰动脾胃,气机阻滞,使中阳不能达于四末,而致手足厥冷,甚而冷过肘膝。其辨证要点为手足厥冷常随上腹部剧痛而出现,以后可见呕吐清水或胆汁,甚至吐蛔,身出冷汗,面色发青,脉沉细或似有似无,手足厥冷常随腹痛缓解而回温。常见于儿童。

 

  手足厥冷为里证之一。一般分热厥和寒厥两大类,寒厥的厥冷程度轻重,可由手足延伸到肘、膝,而热厥常不超过腕、踝关节。另外其胸腹的凉热、大便的秘结与下利,脉象及舌苔也都有明显的不同。

 

手足厥冷是什么原因?可以怎么调理手足冰冷?

 

  艾灸取穴:命门,关元,神阙,中脘,足三里,脾俞,阴陵泉,三阴交,大椎,曲池

 

  爱灸堂温馨提示:

 

  1·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,以局部有温热感、温热发红,而不致产生灼痛为宜。

 

  2·一般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,应饭后半小时以上施灸为宜。

 

  3·刚做完艾灸半小时不要洗手,要洗手也要用温热水,不可以碰凉的。

 

  4·2个小时后才可以洗澡,洗澡只可以洗淋雨,不可盆浴。

 

  此文章不做处方,具体情况可以向专业人员咨询

 

手足厥冷是什么原因?可以怎么调理手足冰冷?

 
上一篇:
下一篇:
联系我们
400-058-9777
邮箱:yantaiaixin@qq.com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二马路155号虹口大厦1507
手机二维码
友情链接:烟台窗帘 | 山东iso9001认证 |
Copyright 2018 烟台爱心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3947号-1 电话:400-058-9777 互联网企划:恒势嘉承 资质档案

鲁公网安备 3706120200028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