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闷可以怎么调理?
介绍:
胸闷,是指主观上感觉呼吸困难,胸中满闷不舒,堵塞不畅的病症。又称胸痞、胸满、胸中痞满。本症多因寒邪内侵,邪热内蕴,情志失调,心血瘀阻等因素所致。
由于造成胸中痞满不通的原因很多,故胸闷一症可出现于多种病证之中。临床所见胸闷也可兼有胸胀或胸痛,则称胸胀闷或胸闷痛,由于胸闷、胸胀、胸痛的原因和病机大体相似,故可同时出现于同一病证的不同发展阶段。三者比较,一般胸闷轻,胸胀重,胸痛则最重。由于古代医籍往往将胸与胃脘部馄称为心,故胸痞与心下(胃脘)痞也易混淆,应予鉴别。闷、痞与胀三者之间,闷、痞很少兼痛,而胀往往多兼疼痛。
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、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表现中。
常见症状:
(1)外感风寒:胸闷不舒,伴发热,恶寒,头痛,身痛,咳嗽或喘,舌苔白,脉浮或紧。
(2)邪热壅肺:胸闷憋气,喘鸣迫塞,上气咳逆,发热重,微恶寒或不恶寒,口渴欲饮,咳吐黄痰,或尿赤便干,舌红苔黄,脉数有力。
(3)肺痈痰阻:胸闷多兼胸中隐隐作痛,发热,咳嗽,吐痰黄浊腥臭,或吐脓血,咽干,口燥,不渴,舌红苔黄,脉数或滑。
(4)心血瘀阻:胸闷憋气,以夜间为甚,或伴有胸痛隐隐,或痛引肩臂,心悸,或短气,舌紫黯或有瘀血斑点,脉弱或结代。
(5)肝气郁滞:胸闷不舒,常太息,以呼出为快,伴有胁痛,头目眩晕,口苦,咽干,或寒热往来,情绪急躁易怒,或妇女月经不调,舌正常或有薄黄苔,脉弦细。
病因分析:
(1)外感风寒胸闷,除胸闷不舒外,必兼发热、恶寒、脉浮紧的表寒证症状。
(2)邪热壅肺胸闷与肺痈痰阻胸闷:二者虽均为实热症,但前者多由外感风热未解,邪热入里,塞遏肺脏所致,故见高热、烦渴、胸闷、喘急、舌红、苔黄,脉数有力等表现,后者必有胸闷而痛,咳吐腥臭黄痰或吐脓血,口燥,苔黄,脉滑数等表现。前者热势较后者为重。
(3)心血瘀阻胸闷:系心脉瘀血痹阻不通,即《内经》所谓“心痹者,脉不通”,必胸闷且岐骨后闷胀而痛,有仅瘀血而为患者,必有瘀血征象(胸痛,舌有瘀斑等)。
(4)肝气郁滞胸闷:因肝气郁滞不舒所致,胸闷兼胁痛,太息,头晕目眩,口苦,咽干,急躁易怒,妇女月经不调,脉弦细等,均是肝气不舒的临床表现。
本症实证多,虚证少。实证或气滞,或邪热,或痰饮,或瘀血,内阻胸膈而造成。其治疗或疏气滞,或泻实热,或涤痰饮,或祛瘀血,随证施治。胸为心、肺二脏所居,胸闷(或称胸痞)多是心、肺二脏的病证表现,与心下痞之胃部病证应予辨别。
艾灸取穴:中脘,足三里,神阙,下脘,气海,天枢,关元,曲骨,三阴交,期门,太冲,心俞,神门,膈俞,膻中,巨阙,厥阴俞,少海,天池,间使,肾俞,照海
胸闷可以怎么调理?
爱灸堂温馨提示:
1·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,以局部有温热感、温热发红,而不致产生灼痛为宜。
2·一般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,应饭后半小时以上施灸为宜。
3·刚做完艾灸半小时不要洗手,要洗手也要用温热水,不可以碰凉的。
4·2个小时后才可以洗澡,洗澡只可以洗淋雨,不可盆浴。
此文章不做处方,具体情况可以向专业人员咨询
胸闷可以怎么调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