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中空虚嘈杂是什么原因?
介绍:
嘈杂,是指胃中空虚,似饥非饥,似辣非辣,似痛非痛的一种胃病的常见症状,又称嘈心。本症多由过食辛辣、香燥、肥甘等物,积滞中焦,痰湿内聚,郁而化热,痰热内扰而致;或忧郁恼怒,肝气不舒,横逆犯胃,或病后胃气未复;或过食生冷寒凉,损伤脾阳:或失血过多等,营血不足,胃失濡润,心失所养而致。
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、慢性萎缩性胃炎、十二指肠黏膜出血、胃食管反流等。
常见症状:
(1)胃寒:嘈杂,口泛酸水,清稀,或胃脘疼痛,遇寒则重,得热则缓,脘腹痞满,或食欲不振,体倦肢乏,面白,少气懒言,舌淡,脉细。
(2)胃热:嘈杂,胃内有辛辣感,或有酸热感觉,吞酸,或每晨起吐酸水,口臭,或便秘,舌苔黄,脉洪或滑。
(3)伤食:嘈杂,嗳腐吞酸,胃中兀兀欲吐,恶闻食臭,脘腹胀满。若吐出则诸症缓减,或口臭,苔腻,或大便酸臭,舌苔脉象也可正常。
(4)肝胃不和:嘈杂,吞酸,胸闷脘胀,胁痛,口苦,恶心,舌苔薄黄,脉弦细。
病因分析:
(l)胃寒嘈杂与胃热嘈杂:二者前者为寒证,后者为热证。胃寒者,嘈杂口泛清水而酸,得嗳则减;胃热者,嘈杂吞酸而有辛辣感。
(2)伤食嘈杂:系由伤食所致者,必有饮食伐伤胃脘的病史,故表现为脘胀欲吐、恶闻食臭的伤食症状,若能吐出,则诸症悉减。
(3)肝胃不和嘈杂:若肝郁气滞,肝气横逆犯胃,而致肝胃不和嘈杂者,即嘈杂如饥状,每求食以自救,苟得少食,则嘈杂少止,止则复作,而且必兼肝气郁滞,如胸闷、胁痛、口苦、恶心、脉弦诸症。
胃中空虚嘈杂是什么原因?
艾灸取穴:中脘,足三里,神阙,期门,太冲,下脘,天枢,气海,胃俞,不容,肝俞,章门,脾俞,三阴交,乳根,大陵,膈俞,膻中,巨阙,肾俞,照海
爱灸堂温馨提示:
1·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,以局部有温热感、温热发红,而不致产生灼痛为宜。
2·一般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,应饭后半小时以上施灸为宜。
3·刚做完艾灸半小时不要洗手,要洗手也要用温热水,不可以碰凉的。
4·2个小时后才可以洗澡,洗澡只可以洗淋雨,不可盆浴。
此文章不做处方,具体情况可以向专业人员咨询
胃中空虚嘈杂是什么原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