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便不顺是什么原因?
介绍:
小便不利,指小便量少而不能畅快排出的一种症状,又叫排尿困难,其程度可逐渐加重。开始需站立片刻方能排出,称排尿延迟;继而排尿无力,射程缩短,尿线变细,渐至排尿滴沥,尿不成线,严重者需憋气用腹肌协助排尿,或按压少腹片刻,分几次方能排尽尿液。
本症以实证为多,湿热、气滞、血瘀或尿路砂石结聚,影响下焦气化而致者多见。也有老年入前列腺增生引起者,可由中气下陷、肾气不足引起。临床有虚实之不同,主要有肺气失宜、脾肾阳虚、湿热内阻、气滞湿阻、瘀血阻滞、中气虚陷六种证型。
本症易与小便不通混淆。小便不通指膀胱中有尿液但排出困难,近于癃闭;本症则为尿少或无尿。小便疼痛指排尿过程中尿道疼痛,与上二症均不同,但在部分患者中此三症可以并见。
本症涉及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结石、尿道损伤狭窄、炎症,术后、妇女产后尿潴留,前列腺炎、增生,截瘫,中风后遗症,神经源膀胱功能障碍等。
常见症状:
(1)肺气失宣:小便不利,眼睑浮肿,继而四肢甚至全身水肿,伴四肢痠重,发热咽痛,口燥咽干,烦渴欲饮,咳嗽喘促,舌苔薄白,脉浮紧或浮数。
(2)脾肾阳虚:小便短少,身肿腰以下为甚,面色咣白或萎黄,神疲体倦,头重如裹,肢体困重,脘腹胀满,纳减便溏,腰膝冷痛,舌淡胖润,苔白滑,脉沉细或沉迟无力。
(3)湿热内阻:小便不利,短赤灼热,心烦欲呕,口苦黏腻,口干舌燥,渴不欲饮,大便秘结或溏垢,排便不畅,纳呆腹胀,舌红苔黄腻,脉濡数。
(4)气滞湿阻:小便不利,口苦咽干,精神抑郁,心烦易怒,胸胁不舒,纳食减少,嗳气吞酸,少腹胀满,舌红苔薄黄,脉弦。
(5)瘀血阻滞:小便不利,排尿不畅,淋沥不尽,或尿细如线,时通时阻,尿出血块,小腹胀痛,烦躁易怒,舌黯紫有瘀点,脉弦涩。
(6)中气虚陷:小便不利,排尿不畅,淋沥不尽,尿线变细,排尿无力,神疲气短,少气懒言,语声低微,食欲不振,少腹坠胀,舌淡,脉虚细。
病因分析:
(1)肺气失宣型:本证多因风邪袭肺,肺气失宜,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致。水湿泛溢肌肤,面目全身水肿。本证为表实证,兼见发热,骨节痠楚,咳嗽喘促等症。
(2)脾肾阳虚小便不利与中气虚陷小便不利:皆为虚证,水湿内停均以腰以下为甚。脾阳不振,中阳受损而致,运化尤权,水湿不行则小便短少;肾阳虚衰,命火不足,膀胱不能气化而小便不利。脾肾阳虚见面色咣白或萎黄,纳减便溏,腰背痠痛,四肢厥冷。中气虚陷小便不利,为中气不足,无力固摄所致,见小便不利,排尿不畅,淋沥不尽,尿线变细,排尿无力,气虚则神疲气短,少气懒言,语声低微,食欲不振,少腹坠胀,舌淡,脉虚细。
(3)湿热内阻小便不利与气滞湿阻小便不利:二证俱见热象。湿热内阻而胶结,三焦水道不通,乃见小便不利;湿热内阻中焦,见纳呆欲呕,渴不欲饮,大便溏垢等表现。气滞湿阻多肝气郁结,气滞水道不利,故小便短少,肝气郁结化火,见胸胁苦满,嗳气吞酸,脉弦等见症。
(4)瘀血阻滞型:为沙石所阻,或伤血络,见小便不利,排尿不畅,淋沥不尽,或尿细如线,时通时阻,尿出血块,小腹胀痛,烦躁易怒,舌黯紫有瘀点,脉弦涩。
艾灸取穴:中脘,足三里,神阙,关元,曲骨,三阴交,中极,肾俞,然谷,命门,腰俞,曲泉,志室,束骨,二白,阴谷,小肠俞,归来,肝俞,章门
小便不顺是什么原因?
爱灸堂温馨提示:
1·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,以局部有温热感、温热发红,而不致产生灼痛为宜。
2·一般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,应饭后半小时以上施灸为宜。
3·刚做完艾灸半小时不要洗手,要洗手也要用温热水,不可以碰凉的。
4·2个小时后才可以洗澡,洗澡只可以洗淋雨,不可盆浴。
此文章不做处方,具体情况可以向专业人员咨询
小便不顺是什么原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