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师鲁班被划破手,发明了锯子,一声“啊·是”,药王孙思邈找到了流传千年的治疗疼痛最有效的的经典穴位
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:
终南山里有位老猎人,由于长年在外,得了腿痛病,发作时难以忍受。
他多方求医无效,后来听说长安城有个“药王”孙思邈,医术非常高明,于是他来到长安求医。
孙思邈就给他服药、针灸,但治了将近半个月,病却不见好转,他想,除了针灸十四经穴,是不是可以另寻新穴呢?
他又担心会出什么危险,就先在自己身上试扎了数次。
然后请老猎人躺在炕上,手指在腿上一分一寸地掐试穴,并不停地问这里疼不疼?
老猎人回答不是……当他掐到有个穴位时,老猎人突然大喊:“啊,是!”孙思邈便掐住这个点,过了一会儿,老猎人腿痛减轻了。
因为疗效显著,孙思邈就记下这个新穴位。
第二天又找到了一个点,就这样连续治疗7天,换了5个穴位,老猎人的腿痛病终于痊愈了。
此后,孙思邈思忖给这些新穴位命名,忽然想起老猎人的喊声,于是就将这些经外奇穴称为“阿是穴”,而且一直沿用至今。
阿是穴为经穴腧穴分类的一个名称。
是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作为穴位,直接进行艾灸等刺激的一类腧穴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吴蜀多行灸法。有阿是之法,言人有病痛,即令捏(掐)其上,若里(果)当其处,不问孔穴,得便快成(或)痛处,即云阿是,刺灸皆验,故曰阿是穴也。”
这类穴位既没有固定名称,也没有固定位置,与《黄帝内经灵枢·经筋》所说的“以痛为输”意同。
后世亦称不定穴、天应穴等。有疏通经络、运行气血的作用。
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中属“痹症”范畴,主要原因是气血不畅,经络阻滞。
痹证为病证名。痹,指闭阻不通。痹证是指由于风、寒、湿、热等外邪侵袭人体,闭阻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,以肌肉、筋骨、关节发生酸痛、麻木、重着、屈伸不利,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。
通常多指风、寒、湿三种邪气侵入肢体经络而导致肢节疼痛、麻木、肿胀、屈伸不利的病症。
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用“阿是穴”,就是瞄准痛点或是阳气需求点进行施灸,中医讲“通则不痛、通则不痛”,而痛点,正是因为不通导致的,通过艾灸的阳火温暖,使痛点的阻滞消融,达到疏通的目的。
| 取穴 |
关节疼痛点即为关节炎的阿是穴。
马云说
下一个世界首富将出现在健康产业
爱灸堂
艾灸养生领先品牌,专注健康15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