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艾灸馆加盟山东爱灸堂!
全国服务热线:400-058-9777
当前位置: > 首页 >> 企业新闻 >> 行业动态 >> 企业新闻

快速导航

联系我们

  • 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二马路155号虹口大厦1507
  • 电话:400-058-9777
  • 官网:www.axyy.com

行业动态

风、寒、湿、火、燥、热……六邪如何艾灸引出

日期:2018-01-18 17:44   点击:

 

邪,谈到这个字眼,每个人都不会觉得是个好东西。在某度搜索这个字的解释,会看到:不正当,不正派;鬼神给予的灾祸;

 

而在中医里,邪是什么呢?邪是怎么来的?又是怎么影响我们身体的?

 

 

夫邪之生也,或生于阴,或生于阳。其生于阳者,得之风雨寒暑。其生于阴者,得之饮食居处,阴阳喜怒。

 

——《素问·调经论》

 

邪气也作“ 邪炁 ”,来源于大自然的六气,为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谓之六邪。

 

 

正常情况下,六气组成大自然,人体亦有六气,若六气过盛,而表现出对人体有害的一面,即为六邪。当正气受损时,邪气则乘虚而入。

 

接下来一起认识一下这六邪。

 

 

 风邪 

 

《素问 风论》曰:

 

“风者,百病之长也,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”。

 

风邪侵犯机体可致腠理疏泄开张,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。从病位而言,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、肌表、腰背等阳位。

 

 

【 寒邪 

 

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。

 

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。寒邪所致疼痛的特点是,遇寒加重,得温减轻。女性属阴,最怕的就是寒邪侵体。

 

 

 

【 湿邪

 

湿为阴邪,易损伤阳气,阻遏气机。

 

脾主运化水液,性喜燥而恶湿,故外感湿邪,常易困脾,致脾阳不振,运化无权,从而使水湿内生、停聚,发为泄泻、水肿、尿少等症。

 

 

【 暑邪 

 

火热属阳,故暑为阳邪。

 

暑热侵犯人体,初期卫表的证候非常短暂,很快恶寒消失,呈一派阳热之象。如壮热、汗大出、口大渴、心烦、苔黄燥、脉洪大。

 

 

 邪 

 

燥邪为干涩之病邪。

 

侵犯人体,最易损伤津液,出现各种干燥、涩滞的症状,如口鼻干燥,咽干口渴,皮肤干涩,甚则皲裂,毛发不荣,小便短少,大便干结等。

 

 

 火(热)邪 

 

热邪致病多在夏季。

 

火热之邪伤人最易迫津外泄,损伤人体的阴液;津能载气,热邪在迫津外泄之时,往往导致气随津泄;且“壮火食气”,故热邪致病,还可出现体倦乏力少气等气虚的症状。

 

 

引邪出表,助“本能”一臂之力

 

六邪,称之为邪,其实只是一个名讳。这是大自然的原始状态而已。

 

人生存于天地之间,有的人能适应这些,那这些就不能称之为邪。有的人不能适应,从而使身体出了一些状况,这才是邪的含义。

 

中医常见的药物和外治疗法,其目的都不是针对于某个症状,而是在于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

 

 

当邪气入侵,身体会有本能的自卫反应,那些出现的症状即反应的结果。邪气入侵之始,通过一些常见的手段,或可将邪气引出体表,谓之“引邪出表”,一旦引出,则无大碍矣。

 

比如:艾灸,是最常见且无副作用的手段之一。

 

 

 

艾灸“引邪出表”

 

荨麻疹,皮肤瘙痒,发无定处,可以在“大椎穴”、“命门穴”等3个穴位进行艾灸,拔“风邪”,缓解瘙痒。

 

痛经可以痛到脸色惨白的境地。那么可以选取“关元穴”等2个穴位进行艾灸调理,拔寒邪,促进气血的顺畅。

 

暑邪伤人,可上犯头目,见头昏、目眩证。选取“印堂穴”等2个穴位进行艾灸,拔除“暑邪”。有效缓解头晕、目眩等症。

 

小腹胀满、小便淋涩不畅。可以选择“中脘穴”等2个穴位进行艾灸,拔湿邪,一点一滴引邪出表。

 

大便干涩不畅,选取“命门穴”等2个穴位进行艾灸,拔燥邪,有效改善大便干涩不畅的症状。

 

手足颤动,可以选择“合谷穴”等2个穴位进行艾灸,“引邪出表”。斩断病患。

 

更多艾灸调理方法,请来爱灸堂!


 

 

 

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精神不能止邪气,邪气畜积而不得泄,是以阳缓而阴急,故暴蹷而死。”。

 

可见,邪气侵害身体,如果不能够及时加以处置,邪气慢慢积聚而不能出表,就会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,在邪气侵害身体的初期,进行艾灸。

 

 

 

为邪气开辟一个出路,“引邪出表”,就可以让身体恢复“本能”的力量,达到一个常态。

 

 

马云说

下一个世界首富将出现在健康产业

爱灸堂

艾灸养生领先品牌,专注健康15年

 

上一篇:
下一篇:
联系我们
400-058-9777
邮箱:yantaiaixin@qq.com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二马路155号虹口大厦1507
手机二维码
Copyright 2018 烟台爱心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3947号-1 电话:400-058-9777 资质档案

鲁公网安备 3706120200028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