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不止中医这样认为
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也证实
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
其中春季长得最快,是秋天的2至2.5倍
春天是宝宝身高“逆袭”的好机会!


在儿童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
这个时期宝宝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大大增加
妈妈应该给宝宝进行科学合理的春补


立春过后,阳气升发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、血液循环加快、内分泌激素(尤其是生长激素)分泌增多,为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创造了“黄金条件”。
此外,春天的阳光中紫外线含量高,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可是大有裨益——无论是食物中的维生素D,还是人体皮肤组织中的维生素D,只有经过紫外线的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3,才能被人体吸收,进而在肝肾内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羟化维生素D,以促进
胃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,而钙和磷是骨骼生长发育的基础。
胃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,而钙和磷是骨骼生长发育的基础。


一提到长个儿,大多数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急吼吼地给孩子补充营养素,恨不得把钙铁锌硒、蛋白质、维生素ABCDE等统统灌进去。不过,虽然春天孩子对营养素的需求量有所增加,但在给孩子春补之前,家长还应考虑孩子本身的生理特点及季节
特点,做到有效春补。
特点,做到有效春补。

一方面,因为孩子“肝常有余”,一旦肝气疏泄不畅就会郁结体内。此外,肝脾同居中焦,肝气郁结就会横逆犯脾(“木克土”),脾气被克,聚于中焦,肚子就会越来越胀,导致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问题。
所以,疏肝是立春最应时令的做法,对孩子有3大好处:
1、升发阳气,畅通气机,宣泄潜伏一冬的病邪;
2、避免“肝木克脾土”;
3、肝主筋,肝气畅达,则肝血充盈,可濡养筋膜,有助长高。

一方面,孩子本身有“脾常不足”的先天缺陷;另一方面,孩子经常会遇到用药不慎、饮食不节的现象,容易伤脾。
“脾主运化”,脾的运化功能一旦失常,一则,影响食物消化吸收,表现为积食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症状;二则,影响水液代谢,导致水液滞留体内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,表现为疲乏、水肿、大便粘滞等症状。
此外,“肾主骨生髓”,负责主骨生髓的肾精由水谷精微转化而来。脾的运化功能失常,就会导致肾精不足,不仅无法长个儿,还影响大脑发育。
所以呀,尽管家长精心准备春补,但在脾失健运的情况下,孩子根本吸收不了,家长的一番苦心只能“付诸东流”。故而,在疏肝之后,紧接着要做的就是调脾。


在历代医家针对孩子运用的保健方法中,艾灸堪称首选,值此立春,对于亟待疏肝调脾的孩子来说,艾灸更是应时而为之举:一则,通法疏肝,艾灸的作用不止于“补”,还包括“通”,可有效帮助孩子疏通肝气,调畅情志;二则,补法调脾,艾灸将火的能量发挥到极致,火生土,脾属土,因此艾灸给孩子火力,帮助消化,特别适合脾失健运的孩子。
那么,孩子应该如何艾灸呢?

偏重于调脾。补充中气(脾胃之气),此时艾灸对对中气不足引起的咳喘等诸症也非常有效。

应该肝脾同调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不成熟、学习压力大,肝气郁结得特别厉害。艾灸肝脾同调,可有效疏解肝气。孩子压力过大,就会思虑过多,而“思伤脾”,自然影响消化吸收功能,艾灸可帮助脾胃运化。






在肝脾同调的基础上,建议加灸强肾固本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,第二性征迅速发育,需要强化先天(肾)的能量。艾灸强肾固本,调和阴阳。肾主骨生髓,肾好,个子就高,脑子就灵活。
除此之外,艾灸还具有:
1:调理身热头痛、抽风、小儿夜啼哭、夜晚睡眠不安、幼儿体质虚弱等问题。
2:调理咳嗽、气喘、感冒、哮喘、发热、治疗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炎、百日咳等
3:调理腹泻、婴儿消化不良、吐乳、食欲不振、精神萎靡。
4:益智健脑,聪明伶俐,花见花开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