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气象资料显示,清明节前后一股强冷空气席卷我国,降温幅度可能超出想象。不少地方还有可能下雪!没错,下雪!惊不惊喜?意不意外?又被撂倒在入夏的路上~~


这意味着,你已经脱了的秋裤可能还得穿回来,准备浪起来的心还得先收一收。忽冷忽热的春天里,要注意什么呢?
心脑血管疾病会迎来小高峰
大部分人认为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猝死高峰,但心脑科室的师兄们告诉我,今年自立春以来,医院里心血管病患者一点都不比冬天少。春天气温忽冷忽热,当气温骤然变化,人体受冷空气刺激,血管极易发生收缩及痉挛,也就是特别容易出现爆血管,所以春天会迎来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小高峰。
感冒、肺炎也高于平时
“忽冷忽热”除了挑战你血管收缩功能,还会挑战你傲娇的肺部抗压能力。西医认为当气温骤降多变时,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就会增多,而中医不搞得那么复杂,什么系统不系统的,中医不单认为呼吸这事归肺管,连围绕你一身抵御外邪的卫气也归肺管,包括你的皮肤,肌肉的纹理都归肺管。但肺也有个特点就是不抗压,它不但不抗压,而且它还不耐寒热,玻璃心,公举病,容易受外邪侵害。
当遇到上面这种忽冷忽热气候时,小肺就受不了了,肺气一虚,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就会下降,肺又在窍为鼻,肺的病变也会多见鼻喉,感冒,鼻塞,流涕,喷嚏,喉痒都来了。
风湿性关节炎更容易发作
春天除了忽寒忽冷,还有增多的雨水,雨水意味着什么?外湿!湿~湿~湿。而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呢?肝肾亏虚后气血不足,风、寒、湿、热病邪停滞在肌肉、筋骨、关节造成的。
人的膝关节对寒,热,湿邪是很敏感的,所以有的老人关节反应比天气预报还灵,一旦关节开始酸痛了,就知道明天要下雨了。

那 如 何 应 对 呢 ?
别冻着,该捂就得捂
知冷知热,热了脱,冷了该捂还得捂着。捂哪儿?颈部,风池穴大椎穴尤其要保护好。第二是脚,脚踝还不能露,脚离开心脏最远,却又离湿湿的地面最近,人的下半身很容易受风寒侵袭,如果脚不保暖,寒气和湿气都会悄悄趁虚而入。
迎接清明寒潮暴击,还是秋裤靠谱。
祛湿健脾
湿气重,脾虚的后果很糟糕,影响健康,影响容貌,变胖、变丑……健脾必须祛湿,如何祛湿呢?祛湿第一大法——艾灸!
艾 灸 除 湿 大 法 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