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夏季阳气最重,为什么我们还要养阳呢 夏季为何要养阳
一般来说,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,中医有一句话叫“阳逢阳旺,阴逢阴盛”,很多人会问,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,不会“火上浇油”吗?
事实上,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,“阳加于阴谓之汗”,出汗离不开阴和阳,人之所以能出汗就是因为阳在后面,推动着阴从身体里出来。所以,如果汗出的多,伤的不仅仅是阴,一开始是“气阴两伤”,时间长了就是“阴阳两伤”了。有时候大汗以后,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,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。
此外,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,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。比如空调温度太低,时间长了就容易伤阳气,容易造成一些“空调病”。再比如,吃的或喝的太凉,喝冰镇啤酒不过瘾,还要再加冰块,也会伤到阳气。艾灸加盟认准爱灸堂大品牌
阳气不足的几个表现
怕冷、手脚冰凉、消化不良、精神不振、无精打采、舌淡而胖、或有齿痕、脉象沉细。——阳气不足
胸部、心脏部位发凉,稍微劳累点就心慌、气短、情绪低落、不爱笑。——心阳不足
萎靡不振,没有生机,做事不积极,没有动力,处事犹豫不决。——肝阳不足
食少腹胀,肚子发冷,经常拉肚子,消化不良,自我感觉压力大,爱胡思乱想,容易得忧郁症。——脾阳不足
容易感冒,气喘,咳嗽,特别是顽固性咳嗽,哮喘久治不愈,爱哭,消极,做事没有魄力!——肺阳不足
没有精神、面色发暗、性冷淡、手脚冰凉、腰以下发凉、小便多、夜尿尤其多、记忆力减退,做事喜欢半途而废。——肾阳不足
夏补阳,效果好
中医的外调在冬病夏治中是一个很好的体现,实际上这里面还蕴含了一种中医的预防思想。意思是不要等到冬天天冷了,阳虚加重时才想起来补,平时就要多加注意,甚至到了炎热的夏天也要注意预防,提前温阳补阳。
中医的调理方法叫“因势利导”,在夏天温阳补阳其实是借助天时,正好这个时候阳气壮,比冬天补的效果好。“三伏灸”非常适合阳虚的人夏季补阳,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。
曾有人质疑过中医的三伏灸,对其持怀疑的态度。但我想说的是,养生本身就是一个修正体质的过程,坚持才是硬道理。第一年时,也许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,其实身体已在悄悄变好;第二年也许还看不出差异;坚持到第三年就开始明显见效了……
女人、老人最易阳虚
说到容易阳虚的人群,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多,从年龄段来区分,则是老人居多。其表现不只有手脚冰冷,还可能背部发冷,女性小肚子怕冷的也比较多,或者腰以下腿脚冰凉等,有的女性月经不规律,有淤血,颜色发黑,怕冷。虽然表现的部位不同,但都有一个寒的问题在里面。
“阳气不足,湿邪不去”,吃再多补品药品也无济于事,绝大多数疾病都可以通过养护阳气、祛除湿邪来预防。在一年四季中,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。中医认为,在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,将阳气培养得更旺,可抵御疾病的侵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