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“冬病夏治”的三伏灸仅剩最后几天了!
一年一次改变虚寒体质的机会仅剩最后几天啦,做三伏灸的小伙伴相信经过一个夏天的坚持定将迎来不菲的收获,为一年的健康夯实基础。还没做的艾友,不抓紧时间还在等啥?错过今年只能再等一年了!
“寒气一般聚集在后背、其次是臀部往下、大腿、膝腘窝。
后背的赘肉,看似是脂肪,其实是寒湿;还有臀部,如果不结实,那它聚的也是寒气,真正结实的臀部没有寒气;大腿粗的,往往也是寒气。
赘肉多的就是寒气。
寒气都聚集在后背、大腿,膀胱经那块,如果身体脏腑能量强,就能把寒气往外顶出来,如果里面也是一团寒冰,挡都挡不住,就会越来越寒。
这时候需要什么?艾灸,从后背腧穴一灸,后背的冰,“咔”散了。”
■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?
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,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,两寒夹击,便毫无解冻的可能。所以在冬天调寒症,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,是很困难的。
然而在盛夏之际,外界是暑热骄阳,里面是心火正盛,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,最易被赶出来。
虚寒体质什么样?
喜欢喝热水,一喝凉的胃就不舒服;
怕风,怕冷;
上午容易没精神、易困;
面色淡白无华,皮肤显薄怯之相,
胃腹发凉喜温喜按。
消化不好,吃什么拉什么。
还有一种是局部寒凉
膝盖冒凉气、穿不了裙子;
肩颈紧张僵硬、漏寒气;
手臂吹空调就冷痛;
腰冷痛
足跟冷痛
很多“冷美人”因为是虚寒+痰湿体质,小小年纪就跟老干部似的……去冷气足的商场必穿外套,随身带保温杯,三伏天不开空调……真不像“火力壮”的青春美少女。
还记得一个朋友天稍微一凉就手冷脚冷。三伏,推荐她来爱灸堂,在灸关元、神阙等基础大穴时,据她描述,肚脐眼上的神阙穴像一个无底洞,吸进无穷的热力,以待融化体内的寒冰。
艾灸对整体、对局部寒凉真的很好用,无论你是寒湿体质还是局部受寒,都不要放弃艾灸。
三伏灸的作用
养 | 借天地至阳,养一身之阳
三伏灸借助三伏天的之势能,综合艾草药性调理,能够扶助人体的阳气。
祛 | 祛寒起沉疴,排致病阴邪
天地之阳、人体之阳再加上三伏灸的养阳力,能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,驱散病人体内的阴寒之气,将冬病之宿根消灭在蛰伏状态。艾灸加盟开店选爱灸堂大品牌
调 | 通经络气血,调脏腑平衡
随着三伏灸的药气输布于全身,能够激发周身之经气,振奋人体相应的脏腑功能,达到疏通表里,促进气血流畅,使脏腑安和。
防 | 提高免疫力,防患于未然
今年抗疫常态化,提升免疫力是我们调理的重点。三伏灸为身体储备阳气,抵御寒湿,是预防寒湿疫和秋冬病的重要手段。
| 祛寒湿选穴 |
肩颈部的大椎穴
前胸的膻中穴
肚脐部位的神阙穴
腰部的命门穴
小腿外侧的丰隆穴
脚底的涌泉穴
对小白来说就是找穴位会难些,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,建议还是来专业艾灸馆爱灸堂做艾灸,20年专业专注给您最好的体验。
健脾,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!
初秋大部分地区天气仍热,且雨水较多。湿热交蒸,合而为湿热邪气。在这个时节,如果脾伤于湿,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、脘闷嘈杂、恶心呕吐、腹痛便溏、不思饮食、体弱倦怠等症,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。
中医讲“湿气通于脾”,所以,健脾也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。
末伏时节养护脾胃,可艾灸丰隆、足三里、脾俞三个穴位,能够化湿、健脾和胃,补中益气,通经活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