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艾叶辟邪
艾、菖蒲和蒜被称为“端午三友”。南北朝时,端午又称为“沐兰节”,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,家家在门口口挂艾草、蒲剑借以驱除不详,古人相信艾叶能感百阴之气,可斩千邪。古人在端午节还会用艾叶制成人形或虎形,称为艾人、艾虎;同时也会制成花环、佩饰,随身佩戴,可以用来驱邪保平安。
带福袋驱瘴
古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,贴“午时联”求吉祥的习俗。在现在的台湾民间也还保留着在端午时贴“午时联”的习惯,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,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“手执艾旗招百福,门悬蒲剑斩千邪“。百福,就是艾草袋,是一种将艾草或艾绒制作成福袋,随身携带或悬挂在门楣之上,用来祛病辟邪,在宗懔的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曰“鸡未鸣时,采艾似人形者,揽而取之,收以灸病,甚验。是日采艾为人形,悬于户上,可禳毒气。”
做艾灸祛湿
端午期间,时近夏至,寒暑交互转换之时,节气的变化给身体带来的影响远大于温度本身,而现代都市人在盛夏喜食肉喝酒,因此脾胃虚弱,体内湿气淤积,痤疮、皮炎、湿疹、癣等各种皮肤问题都会不请自到,此时借助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通过对穴位温热刺激,可以促进血管扩张,促进新陈代谢,加快淋巴循环,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。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可有效抑制多种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,但对人畜无害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