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7日
"小暑"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
你的夏天是什么样子?
"暑"
表示炎热的意思
意指天气炎热的开始,但是还没到最热。

起居养生:少动多静
从中医理论方面讲,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,阳气具有护卫体表、抵御外邪的功能。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,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。小暑时气候炎热,人体能量消耗较大,此时宜遵循“少动多静”的养生原则,以免阳气外泄太过。

冬不坐石,夏不坐木
小暑节气气温高、湿度大,久置露天的木料,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木凳,经过露打雨淋,含水分较多,表面看上去是干的,可是经太阳一晒,温度升高,便会向外散发潮气。
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,可能诱发痔疮、风湿和关节炎等病,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。

饮食养生:3花3叶3豆3果
三花:金银花、菊花、百合花,冲泡成茶,消暑佳品;
三叶:荷叶、淡竹叶、薄荷叶,适合冲泡、入汤、做粥;
三豆:绿豆、赤小豆、黑豆,吃一碗三豆粥,能清热降火;
三果:西瓜、苦瓜、冬瓜,清热消暑、凉血解毒、滋肝明目;
小暑艾灸
补脾宁神安度苦夏
小暑大暑,艾灸补脾
艾灸讲究时令,夏季是一年中的最佳时期。时至小暑,地表湿度变大,每天吸收的热量多,散发的热量少,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,所以一天比一天热。
“小暑大暑,艾灸补脾”,艾灸温阳,最适于养脾。凡脾虚之人皆可艾灸脾经原穴太白。若能在脾经主时(上午9至11点)内艾灸,效果更好。补脾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、浑身乏力、犯困、水肿、腹胀、腹泻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。
养心宁神,安度苦夏
时当小暑之季,气候炎热,人易感心烦不安,疲倦乏力,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,应按五脏主时,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,平心静气,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,以符合“春夏养阳”之原则。
艾灸养心。同时,在情志方面,喜为心之志,这“喜”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,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。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“心静”,心静自然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