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它的病种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:天气较现在要寒冷,加上人们普遍吃不饱穿不暖,得不到温暖来保养,所以寒凝血瘀造成的疾病居多,在治疗上就要活血化瘀。
现在:人们条件好了,能吃饱穿暖,而且过食肥甘厚腻的机会增多,加上出门坐车,久坐办公等,运动变少,身体代谢慢了,水液津微积聚成了痰湿,所以疾病以痰证居多。
百病皆由痰作祟
痰是津液结聚产物,可停留在身体的各个部位,五脏六腑、关节等都有可能。
所以痰导致的疾病内外妇儿都有,故有“痰生百病”,“百病皆由痰作祟”的说法。
现在代谢性疾病是非常多的病种,而代谢疾病很多都是痰湿引起来的。
“痰”指广义的痰,
中医说水液代谢过程不畅通而产生的废物,
而非狭义的由呼吸道排泄出的口痰。
痰湿随着气血的运行流窜全身,位置不定,
从而引起许多疾病。
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肝脏功能失调,
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,水湿停聚,
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。
中医有句话:“百病皆有痰做祟,顽痰生怪病”。
痰湿聚集在哪个脏腑,
哪里就会出现亚健康甚至疾病。
1、聚集在肝脏------容易得脂肪肝;
2、聚集在皮下------容易肥胖;
3、聚焦在头部------则容易头晕脑涨;
4、聚集在心脏------胸闷气短。
为什么会有痰湿?
脾虚,水湿运化功能低
涉水淋雨,寒湿侵袭
饮食不节,过食肥甘厚腻,损伤脾胃
缺乏运动,气血不畅
你痰湿了吗?
主要指标:舌胖边有齿痕、苔腻、苔滑三项,每项3分;
次要指标:胸闷、脉濡或滑两项,每项2分;
其他指标:肢体困重、口黏、面色晦暗、嗜睡等8项,每项1分。
这其实是《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》,症状累积超过6分,就可以诊断为冠心病痰湿证。不过咱们普通老百姓也可以用它来算一下自己体内有没有“痰湿”。
6招远离痰证
1:艾灸
调理痰湿体质从调理脾胃失调开始,改善的方式需改善脾胃健康开始,艾灸方案就比较简单了。
☆艾灸脾俞穴:调理肝脾。
☆艾灸胃俞穴:外散胃腑之热。
☆艾灸足三里穴:祛除下肢的寒气,调理脾胃。
☆艾灸中脘穴:和胃健脾。
☆艾灸气海穴:温阳益气,扶正固本,培元补虚。
这个方案使用大多数痰湿体质。
PS:
寒湿肥胖者可适当加以下穴位
☆艾灸曲池穴:清胃肠湿热。
☆艾灸天枢穴:调理胃肠,疏通大肠腑气。
☆艾灸支沟穴:调肠腑,理气行滞。
☆艾灸内庭穴:通胃腑,调理胃肠。
☆艾灸丰隆穴:调和胃气,化痰湿。
☆艾灸上巨虚穴:清热利湿,清利温热。
☆艾灸阴陵泉穴:清利温热,健脾理气,益肾调经,通经活络。
☆有胸闷症状的加上膻中穴:宽胸理气,活血通络。内关穴 宁心安神,理气止痛,和胃降逆。
☆有心悸表现的加艾灸心俞穴
2:山楂
除了清淡饮食,可以适当吃点山楂。山楂本身又化瘀又降血脂。对于老年人,有高血压的,高血脂的都可以喝点山楂水,如果兼有便秘的,加点决明子更好。
3:山药
健脾胃能有助于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,避免痰瘀的产生,中医认为,山药有补脾益肾、养肺、止泻、敛汗之功效,是很好的进补“食物药”。平时我们可以多熬点“山药排骨汤”喝。特别适合脾胃虚弱、五更泄泻的人。
4:少吃冷饮
痰由湿而来,没有湿就没有痰。夏末秋初的长夏正是痰湿多发的季节,人们吃烧烤喝冰镇啤酒,吃冰激凌喝冷饮,加之外有寒气怫郁、内有空调长吹,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痰湿。
5:每天运动
从每天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,能累积保持8000到1万步就可以令我们的身体保持少痰少湿的状态。
6:保持好心情
中医讲思则气结,精神因素也是产生痰瘀的一个重要原因。现代人大多思虑过多、疲劳用脑,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压力大的状态,就容易产生气滞、血瘀、痰凝、湿聚等症状。
马云说
下一个世界首富将出现在健康产业
爱灸堂
艾灸养生领先品牌,专注健康15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