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,最低气温可达零摄氏度左右,俗语有“寒露不算冷,霜降变了天”的说法。
民间有谚语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,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。
霜降有四防
霜降之后的天气会逐渐的变冷,这个时期也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日子.
由于此时气候干燥,天气多变,气温往往骤升骤降,体质较弱者很容易滋生疾病。
1 防秋燥
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,津液既耗,就会出现燥象。元代医家忽思慧在《饮膳正要》中说:秋气燥,宜食麻润其燥。因此,秋季养生应多吃芝麻、蜂蜜、银耳、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,以及苹果、葡萄、香蕉等水分丰富、滋阴润肺的水果。
2 防湿邪
秋天的雨水多,须防湿邪带来的身体不适如水肿或腹泻。如果脾伤于湿气,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埋下病根。所以应该多吃莲子、苡米、冬瓜、莲藕、山药等祛湿的食物。
3 防秋郁
秋季养生防秋郁首先要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,保持好心情;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,如牛奶、鸡蛋、猪肉、羊肉和豆类等;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,如歌舞、登山等。
4 防贼风
秋天气候早晚温差大,冷热失常,往往使人措手不及,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,使人生病,被中医称为贼风。因此,一定要注意保暖,特别是中老年人。对年轻女性来说,腿部的保暖也尤需注意。
如果夏季保养不当落下“病根”,此时身体就易出现腹泻、感冒、咳嗽等,教您几个调养小妙方。
小妙方
鼻塞咳嗽:南瓜
天气转凉,上呼吸道容易出问题,鼻塞咳嗽等,建议多吃些南瓜。南瓜富含胡萝卜素,它在人体中会转化成维生素A,而维生素A有保护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作用。
气虚无力:羊肉
这个时节,很多人总觉身体懒洋洋,睡不醒,可以适当吃点羊肉。据李时珍,羊肉能暖中补虚,补中益气,开胃健力,治虚劳寒冷,五劳七伤。但烹饪应以清淡为优,如清炖羊肉、羊肉炖萝卜等。
感冒:栗子
霜降后,气候转凉,人体的气血开始收敛,这段时间食用栗子进补尤为适宜。栗子性味甘温,具有养胃健脾、补肾强筋、活血止血、止咳化痰的功效,它还能提供较多的热能,有利于机体抵御寒冷。而且,霜降后是感冒的多发季节。栗子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,适量食用,可远离感冒的困扰。
腹泻:藿香正气水
秋季易腹泻,但大多不是细菌感染所致,而是在还夏季“健康债”。夏季贪凉,体内寒气较重,深秋,外界暑热已褪去,体内寒凉就表现出来。寒气聚集在肠胃,就会引起腹泻或急性肠炎等。此类腹泻用藿香正气水效果往往较好。
不开心:适当补觉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中说:“秋三月……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使志安宁,以缓秋形,收敛神气”,这就是说,秋风清肃,情绪易低落抑郁,起居应与气候适应,宜早睡,“补”夏季缺的觉,还可收敛肺气。
马云说
下一个世界首富将出现在健康产业
爱灸堂
艾灸养生领先品牌,专注健康15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