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时节,天气积阴,寒未深而雪未大,故名小雪。
小雪
此时阳气上升,阴气下降,
而致天地不通,阴阳不交,
万物失去生机,
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。
小雪,冬季第二个节气。
此时阳气上升,阴气下降,而致天地不通,阴阳不交,万物失去生机,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。
人在宇宙中,顺应自然则活;因此中医养生最讲究的是:顺天时!
而此时的天时是:阳气上升,阴气下降,而致天地不通,阴阳不交。
也就是小雪之后,人体容易上热下寒,心肾不交、带脉不通;虚火上扬、口舌生疮、睡觉盗汗、失眠;手脚冰凉、关节疼痛、便秘。
因此小雪到,我们要做的核心点是:
艾灸、敲通带脉、泡脚后搓揉整个脚底板、按揉脚部穴位,以达到疏肝利胆、温补肾阳、阴阳平衡、相交心肾、身心康泰!
1:艾灸
小雪节气,天气逐渐变冷,人们的活动逐渐减少,即要注意保暖,避免寒邪对身体的伤害,另一方面又要预防因活动减少而带来的气机的郁滞,因此小雪时节的养生重点是“养肾防寒,调畅气机”,艾灸肾经与肝经并用,补益与调畅并行。
因为冬季人体阳气收藏,气血趋向于里,皮肤致密,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,而经过肾、膀胱的气化作用,除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外,大部分化为水,下注膀胱成为尿液,这样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,而肾又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,肾气旺盛,生命力就强,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,而保证肾气旺盛、藏肾精就是这一时节艾灸疗法的关键。
藏肾精也助于将身体调理到阳在下阴在上的最佳状态。
2:敲 带 脉
小雪到,并不是说:所有人都会上热下寒,只是有这个可能。那些本来经常运动养生的人来说,经络通畅,是不会出现明显症状的。
如果你带脉不通,肯定会腰部赘肉横生,大腹便便;带脉不通就会阴阳失调,典型症状就是阴虚火旺,上热下寒。
一个身体健康的人,应该是阴在上,阳在下,这样才能形成阴阳相交。
疏通带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敲带脉。每天随时随地的用空心拳敲打带脉还有屁股300下以上。如果每天有敲带脉,而时间又允许可以灸一灸肚脐及后腰部位。
3:泡 脚
泡脚的材料:艾草、生姜丝、花椒、白酒、食盐、醋.....都可以,随心情咯。
泡完脚后,搓左右脚底板各50个左右,然后再搓搓脚背,总之搓的双脚发热。以达到心肾相交。
搓脚后,再按按脚上的涌泉穴、太冲穴、太溪穴、内庭穴;这样可以把阳引下来,还可以祛除肝火、胃火。
整个过程以微汗为好!忌大汗!
小雪要做好
3大病症的预防工作
应该从秋天起就应该预防情志病的发生了,因为秋主悲;
进入冬天,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,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,所以艾灸调畅气机,舒畅肝气也很重要。
心态调节很重要。清代医学家吴尚说:“七情之病,看花解闷,听曲消愁,有胜于服药者也。”
因此,有太阳的时候出去散散步,晒晒太阳是不错的选择;亦或找朋友聊聊天,亦或自己戴上耳机听听歌,喊以嗓子都非常好。
心火应夏,最怕寒冬。
进入冬天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,心衰患者增多;因此中老年艾友做好预防非常有必要。
1:做到太阳出来在出门,甚或下午在出门,出门一定要戴好围巾、帽子;
2:饮食少咸多苦,以助心阳之不足。
肺喜温润而恶寒燥。
冬病夏治,就是以肺经上的问题为主。因此,冬病主要是跟肺有关的病:鼻炎、咽炎、咳嗽、感冒、支气管哮喘。
如果,家里人有这些方面的问题,那么应提早预防和注意。出门戴好围巾围巾帽子,护好脖颈、脑袋;
马云说
下一个世界首富将出现在健康产业
爱灸堂
艾灸养生领先品牌,专注健康15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