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唇问题 ,中医怎么看?
1
脾经蕴热
《望诊遵经》言:“唇枯槁者,病在脾……唇枯槁无泽者,脾热也。”感受热邪或过食肥甘厚腻致脾经蕴热,热灼津伤,无以上润口唇;脾开窍于口,其华在唇,言语过多伤津耗液,均会导致口唇枯槁,脱屑皲裂,焦而无泽。
爱灸堂脾胃调理灸
该灸法可健脾和胃,改善脾胃运化功能,改善疏泄功能,化痰祛湿、清热生津。
2
肾虚失养
年高肾亏、久病延肾、房劳过度,引起肾之阴阳不足,阴虚火灼于上,则舌瘦唇焦;阳虚寒盛于下,气血失于温运,不能上荣,则口唇干瘪、无泽、生皱。
爱灸堂回阳固肾灸
灸疗具有双向调节的功效,调理现代人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过重的生活压力引起的肾阴虚、肾阳虚或者两虚,具有匡邪扶正、祛湿除寒、引本归元等功效。
3
气血津液不足
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云:“脾之合肉也,其容唇也。”因饮食失宜导致脾胃虚弱,运化无权,气血津液匮乏;或感受热邪,泄热伤津耗液;或汗吐下过度,气血津液过分丢失,不能上荣于唇,出现唇色苍白或淡白,唇燥唇裂。脾虚不能统摄血液,血液运行失常,血不归经可致出血,失血过多则口唇苍白。脾在色为黄,脾气虚,则口唇黄。
4
感受风寒之邪
正气素虚,复感风寒之邪,寒性收引凝滞,致气涩津亏血少,不能上荣于唇,或又经舔舐,出现口唇干燥皲裂。《诸病源候论》言:“唇口面皴者,寒时触冒风冷,冷折腠理,伤其皮肤,故令皴劈。经络之会,皆在于面,其脉有环唇夹于口者。若血气实者,虽劲风严寒,不能伤之;虚则腠理开而受邪,故得风冷而皴劈也。”
爱灸堂祛寒湿灸
紫茎小叶灵艾以叶入药,性温味苦、纯阳之性、通十二经、具回阳、理气血、逐湿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,亦常用于灸法。
5
唇脂、唇膏应用不当或唇部疾病
使用劣质的唇膏、唇彩,或涂抹时间过久,也会导致急慢性唇炎的发生。唇风、唇疮等疾病后期,也会出现口唇干燥、脱屑甚至皲裂。
小贴士
① 如因疾病引起的唇干裂或色泽不正,应先以治疗原发病为主。
② 不用低劣唇部化妆品,不到非专业性美容院进行护理。
③ 防止不适宜的文、绣唇线和漂红唇对口唇的伤害。夜晚睡觉要将唇膏洗净。
④ 避免经常舔舐口唇、咬唇、抽烟等不良习惯。
⑤ 适量饮水,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;合理调节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A、B、C的食物。
⑥ 冬季慎防风寒,外出可戴口罩。
⑦ 任何季节都要使用具有防晒功效的唇膏。
马云说
下一个世界首富将出现在健康产业
爱灸堂
艾灸养生领先品牌,专注健康15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