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:北方的冬天每年在来暖气之后医院里的病人要比来暖气之前多得多,尤其是儿科门诊,儿童的感冒、腹泻等病症全面爆发,这是为什么呢?
谨防暖气综合征
为什么暖气会伤害人体呢?这就要讲一讲人体在冬天和夏天不同的运行模式。人体的构造是适应天地能量场运行而形成的。
夏天,阳气盛,天地气机运行于上,人体气机运行于表,所以体表汗多。
冬天,阴气盛,天地气机闭藏,人体气机运行于里,体表关闭无汗。
人体在冬天的时候,气血运行于内,主要来滋养我们的五脏;到了夏天的时候,气血运行于外,主要滋养的是我们的肌肉。所以人到了夏天会比较活跃好动,冬天比较安静。
冬天北方室内有了暖气之后,室内温度很高,有的达到28摄氏度,甚至更高,许多人都穿着半袖衫、短裤,大家在室内都是过着夏秋的温度,整整缺少了一个季节。这就造成了「树不长根」的结果。
《黄帝内经》里讲过,在冬三月,人适合闭藏。如果北方室内有了暖气之后,室内温度升高,甚至达到28摄氏度,人就容易从皮肤泄掉精气。
中医还有句话叫作: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温」。春天很多人易发哮喘、头痛、顽固的咳嗽等等,许多老人都说春天容易翻旧病,其实都是因为冬天没有保存好精气。
至于南方的冬天比较阴冷,普遍没有暖气,这个问题相对比较少,但南方有南方的问题。在南方还是不要住在潮湿阴冷的地方。
冬天「南宜温补,北宜清淡」。南方潮湿,可以吃点温补的东西。什么样的温补呢?并不是吃大鱼大肉,而是可以吃一点桂皮、大料这些辛温的东西,帮助活化气血,也能够御寒。
北方有了暖气之后,冬季进补、贴秋膘要适度,尽量清淡。
冬天尽量以收摄为主
除了温度和天时的顺应之外,我们主观上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保养身体呢?
首先,要少吃麻辣,麻辣是属于发散的,主要发散的是人的精气、元气。麻辣与桂皮的温补不同,人一吃麻辣发散精气,就容易兴奋,不利于冬天闭藏。
在南方可以用一点桂皮、当归熬水或者煲汤,起到活化气血,温补御寒的作用。
北方因为有暖气又干燥,不适合吃辛燥的东西,例如:辣椒,麻辣口味的火锅、香锅等等;而是比较适合吃一点滋阴的东西,例如:银耳、木耳、山药、蒸过的梨等等,这些都是能够滋阴的食物,但不要吃生冷。
其次,不要过于操劳。《黄帝内经》讲冬天天地闭藏,人也应该闭藏。至于运动,冬天只宜轻微运动,稍稍活动一下身体和气血,剧烈运动出汗会大伤元气。此时适合做艾灸,行气血,让气血下行,而不是做那种激烈型的运动让自己大汗淋漓。
另外,冬天还有一个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泡脚,泡脚也是可以引气血下行的。睡前是人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刻,也是需要闭藏的时候,所以我们一般常说睡前泡脚、冬天泡脚都是非常好的。
顺应天地之道从来都是最好的养生
不仅不花钱,还省钱
是一本万利的投资
中医养生讲究:春生,夏长,秋收,冬藏。
在中医外养法中,艾灸补阳在冬季也是尤为重要的。爱灸堂资深艾灸专家称:“艾草属阳,燃烧后作用力更强,所以艾灸是补阳的最佳养生法。”
那么,冬季适合哪些人群做艾灸呢?
一、脾肾亏虚,阳气不足人群
很多人,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,精神萎靡,懒言懒语,嗜睡喜卧,畏寒肢冷,倦怠乏力,腰酸腿软,小便清长。这些均是脾肾亏虚,阳气不足的表现。
人之阴阳与生俱来,需要通过后天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,才能维持长久。有这方面表现的朋友,尤其是现代白领,要好好抓住冬季,做下艾灸,补充阳气,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!
二、阴阳失调,久寒侵体人群
艾灸疗法的产生,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。所谓艾灸,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,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,温通气血,扶正祛邪。艾灸具有调和阴阳、温经驱寒、温阳补气等治病养生功效。
诸如肩周炎、颈椎病、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;以及妇科痛经、宫寒;还有哮喘、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,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,在冬季艾灸,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!
马云说
下一个世界首富将出现在健康产业
爱灸堂
艾灸养生领先品牌,专注健康15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