▼
艾草——地上的太阳
是秉盛阳而生的纯阳之物
每种植物,甚至每个人,都有自己的巅峰状态。
而艾草最好的时候就是在端午前后,在天地间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必须端午前收割艾草,才能成为李时珍老先生口中“可以取太阳真火”的纯阳之物。
过了端午,艾叶已沾染天地阴气,将不值分文!爱灸堂精选端午节前后15天的烟台紫茎小叶灵艾为原料,药效强,渗透感好。
▼
艾草是上天赐予女人的仙草
《本草从新》中说:艾叶……纯阳之性,能回垂绝之亡阳,通十二经,走三阴,理气血,逐寒湿,暖子宫,温中开郁,调经安胎……以艾之火,能透诸经而除百病”。
《内经》中也早有关于艾灸温通的认识,如 “火气已通,血脉乃行”(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)。
艾草能理气血、温经脉、逐寒湿、止冷痛,为妇科要药,非常适合女性的“寒湿淤”体质!是上天赐予女人的仙草。从疾病产生的病因来说,寒主收引,朱丹溪认为血“见寒则凝”,艾灸的温热可以疏通人体气血运行和保持人体气血运行通畅,把体内所积累的痰湿、瘀滞、寒湿之“阴成形”的秽浊之物渐渐温化,使之减少、缩小、甚至消失。
关于对艾草的喜爱,韩国人比我们更甚。每年春天的时候,在韩国的大街小巷,随处可见艾草糕、艾草饼、艾草汤、艾草粥、艾草茶等各色食物。在韩国女人眼里,艾草就是女人的仙草,不仅能美容养颜,可预防妇科病。
艾草泡茶喝被认为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之功效。艾草浴可杀菌消炎,预防皮肤过敏。艾草煎汁服用可以治疗腹泻、便秘,还可以提高免疫力。艾草呈碱性,可散寒除湿、温经止血,故常用来调理虚寒之症,例如手脚冷,小腹凉和痛经症状等。
1、艾草用于艾灸,横扫体内恶寒
古人在不断尝试中,发现艾草的用来熏灸效果最佳,但这并不是巧合,而是艾草的药性使然!
2、艾姜煮蛋,调理痛经
艾叶取干艾叶或是陈艾叶均可15克,生姜25克,鸡蛋2个。方法: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。待鸡蛋熟后,剥去蛋壳再放入原汁中煨片刻。饮汤食蛋,每日2次,可有效缓解痛经。
3、干艾煮蛋,调理咳嗽
用艾叶煮鸡蛋治疗咳嗽是家喻户晓的偏方,此方具有温经,散寒的作用。方法:做法非常简单,艾叶取干艾叶或是陈艾叶均可,10克到20克即可,放入适量的水将艾叶与鸡蛋放在锅内煮二十分钟,煮熟悉后放置20分钟后食用最佳。只吃蛋不喝汤。
▼
产妇的产后调理更是少不了艾叶
甚至有有奇功!
产后艾灸有活血行气的功效,可以缓解因分娩造成的疲劳。艾灸后产妇普遍感到精神舒畅,84%的产妇气色好转,睡眠加深,排便正常,可较快恢复体力。
除了艾灸,艾叶洗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产后恢复方法。
(1)熏洗
熏洗是产妇首选的最佳洗浴方法,主要是利用药汤蒸气,熏蒸皮肤或患处进行的一种调理方法。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,通过皮肤、粘膜作用于肌体,促使腠理疏通、脉络调和、气血流畅,从而达到预防和调理疾病的目的。
产妇常利用坐浴熏洗法:具体来说,可取艾叶100g,加水300ml煎沸5分钟,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倾入盆内,在盆上放置横木架,产妇暴露臀部坐在横木架上进行熏疗;或用坐浴椅,把盆放在椅子下熏疗。
(2)泡浴
产后42天月子结束后,可用艾叶煎水泡浴。产后女性体内的孕激素急剧下降,而激素又调控着关节骨头的代谢,因此,不少女性都会出现手脚甚至肩颈等多处关节痛的症状。艾叶有理气血、温经脉、逐寒湿兼止痛的作用,产后女性气血两亏易受风寒湿邪,用能缓解产后关节痛疼,调理产妇身体健康。
(3)泡脚
产后3天后,可用艾叶煎水泡脚。民间有“养树需护根,养人需护脚”的谚语,用热水泡脚,不但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,降低局部肌张力,而且对消除疲劳、改善睡眠大有裨益。
具体泡脚方法:将50克艾叶艾叶放入锅中,水开后煎煮10分钟左右捞出,兑入适当凉水,使水温控制在40-60摄氏度左右即可泡脚。
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以上各种产妇艾叶洗浴方式,同样适用于正常人的皮肤病和慢性妇科疾病调理!尤其是熏洗和泡浴,对阴道炎、宫颈炎等慢性妇科炎症,有着直观而明显的效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