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敏性鼻炎,秋冬季节恼人的冬病之一,鼻炎一犯,连饭菜的味道都尝不出来。“冬病夏治”三伏灸,如何把握时机在三伏根除过敏性鼻炎?
今天来聊聊过敏性鼻炎那些事儿。 ▼ 症状 首先来聊聊过敏性鼻炎的症状: 易鼻塞鼻痒,遇寒遇风打喷嚏,清涕连连,甚则浊涕、黄涕、青绿涕,鼻粘膜苍白或水肿,严重者可伴有鼻甲肥大,鼻息肉等器质性改变。 成因 中医认为任何一种疾病都是内外合邪、两虚相感,意思是当你的身体处于虚弱和脾胃虚寒的时候,外界的风寒之邪更容易乘虚而入。 禀赋偏弱,阳气虚,肺胃有寒,或肺胃有热。 平时过于劳神耗气,且深层的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。 易感受风寒湿之邪气,或吸入雾霾或花粉等。 与脏腑的关联 和过敏性鼻炎相关的脏腑都有哪些呢? 宝宝出生之后都会拍一拍屁股,当他哇哇的哭出来之后,肺就开始工作了。肺主呼吸,开窍于鼻,其华在毛,其充在皮,肺在体表对应人体的皮肤毛孔,当皮肤受到外在的风寒邪气侵袭时,会引起毛孔闭塞,肺气瘀滞,进而出现鼻塞不通。 肺为水之上源,通调水道,肺就像水坝一样能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,肺气虚寒,对水液的调节失常,鼻涕会异常流出。 《黄帝内经·五脏别论篇》曰:五气入鼻,藏于心肺,心肺有病,而鼻为之不利也,心气虚,也会引起鼻塞不通。心阳虚时如何振奋心阳呢,七节之旁有小心,即至阳穴,平时可以敲一敲或艾灸。 肺手太阴之脉,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肺经的起始点和源流在胃肠,胃肠有寒会引起肺气虚寒,鼻炎发作,可以多揉臀部以健运脾胃。 《内经》云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。”若脾胃虚弱,其收纳和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,肺主气司呼吸且开窍于鼻,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于肺,便会导致鼻窍不荣、呼吸不利等一系列鼻炎的临床症状。 在李东垣《脾胃论》中的“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”,论述了由于脾胃虚弱,导致九窍闭塞不通的机理,论述如下。 或曰∶经言阳不胜其阴,则五脏气争,九窍不通;又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,名曰重强;又五脏不和,则九窍不通;又头痛耳鸣,九窍不通利,肠胃之所生也。请析而解之?答曰∶夫脾者,阴土也,至阴之气,主静而不动;胃者,阳土也,主动而不息。阳气在于地下,乃能生化万物。故五运在上,六气在下。 过敏性鼻炎的类型 接下来讲一下过敏性鼻炎的大致分型,大家可以根据症状和舌脉对照一下。
症状:鼻痒,喷嚏连连,鼻塞,流清涕,受风寒、吃冷饮水果、接触刺激性气味、雾霾天加重。
局部检查:鼻粘膜苍白,甚至水肿。
舌脉:舌淡苔白,脉浮或弱
艾灸:祛寒湿+调养脾胃(爱灸堂祛寒湿灸是好的排寒气的方法。太阳为天之阳,艾为地之阳。艾之火是纯阳之火,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,连续燃烧,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,又因和脏腑相互联系,能使阳气通达。)
症状:鼻痒,浊涕,对寒冷不敏感。口渴,大便干。
局部检查:黏膜可有充血。
舌脉:舌尖红苔黄,脉洪弦数。
艾灸:去肺热+调养脾胃
症状:反复发作,乏力,食欲不振,大便稀。
舌脉:舌淡苔薄,脉弱无力。
艾灸:回阳固肾,升阳固根本。
爱灸堂医案:拯救过敏性鼻炎
方女士自述:过敏性鼻炎已经伴随我6年,这真是一段黑色的日子。动不动就会猛打一阵喷嚏,清水一样的鼻涕哗哗流下来,然后是鼻塞和头昏脑胀。眼睛还会发痒,为了止痒,开始我还会使劲揉眼睛,揉完眼睛又痛又痒,双眼通红肿胀,看起来十分吓人,以后眼睛再痒也再不敢揉了。 “打喷嚏,流鼻涕,嗓子干痛”此三大症状是生活常备。抽屉里常备的药物就是:康泰克、快克、白加黑和扑尔敏,也使用过激素性药物。就这样,在三大症状、各种药物的陪伴下,我的鼻炎反反复复,症状逐渐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:不能收拾衣柜,只要打开衣橱收拾衣服,肯定是接着就打喷嚏打个没完,流鼻涕流个不停;也不能收拾被子,换个被罩,对我简直就是一种考验,戴上口罩,匆匆忙忙如临大敌;每天晚上更是鼻子水不停地流,擦也擦不完,张着嘴呼吸,不一会就口干舌燥嗓子干疼……苦不堪言! 面诊:四肢不温,畏寒怕冷,倦怠乏力,舌苔薄白,明显的阳虚体质。 爱灸堂给方女士的调理方 一疗程:温中补阳 像方女士身上出现的怕冷、寒者严重、夜间症状会加重等等症状,是明显的阳虚造成的。所以,给方女士调理鼻炎的要务就是温中补阳,扶正祛邪。阳气上去,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鼻炎便迎刃而解。自古扶阳有三法,灼艾一、丹药二、附子三。爱灸堂火力定灸扶阳效果好。 调理期间,配合饮食作息。避免受寒,夏天尽量不吹空调风扇,不吃冷饮,及时增减衣物,每晚热水泡脚。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,走路、打排球或者跳健身操;按时作息,保证足够的睡眠。 二疗程:针对性调理鼻炎 阳气充足,身体素质提高,针对性的调理鼻部问题,事半功倍。 调理
除了艾灸我们再从生活方式等方面聊一聊关于过敏性鼻炎的调理。
1:少熬夜,子时大睡、午时小憩,中药西药也不如九点睡觉;
2:少吃零食,勿喝冷饮过食寒凉水果,可以用开水烫过之后再食用;荤素搭配,多喝大米汤等种子类稀粥。
3:多在大自然中玩耍,多晒太阳,多运动至微微汗出;适度玩手机和电脑。
4:注意头部、颈项、脚踝和小腹后背部的保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