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八月,最当护喉
▼
▼
从中医理论来讲,秋季的主气为「燥」,也称为「燥邪」,燥邪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,而肺为娇脏,属金,对应秋气,与外界相通,尤其怕燥邪的侵犯。
《重楼玉钥》中说:「夫咽喉者,生于肺胃之上,咽者燕也,主通利水谷,为胃之系,乃胃气通道也喉者空虚,主气息出入呼吸,为肺气之通道也,人之一身,为此最为关要。」
我们的呼吸,首先是将自然界的清气从鼻吸入,再进入肺。秋季气候干燥,容易伤肺,因此会引发一系列的肺系疾病,比较常见的就是咽喉炎。
一招打败咽喉炎
▼
▼
咽喉炎,中医还称其为「喉痹」,是指以咽部红肿疼痛,或干燥、有异物感,或咽痒不适,吞咽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。
咽喉炎的发病,大多是因为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肺卫失固,让风邪和燥邪乘机从口鼻进入咽喉,侵犯人体,导以致咽部红肿疼痛而发为咽喉炎。
立秋之后,燥邪就潜伏在我们身边啦,那么我们该怎么防治秋燥引起的咽喉炎呢?
? 爱灸堂咽喉炎调理案例 ?
王××,男性,14岁。
(1)病史及症状:喉咙干痒异物感强,干咳,经耳鼻喉科检查,诊为咽喉炎。现症:咽喉部刺痒,干咳连声不断。结喉处较粗大,咽部粘膜充血,两颧鲜红。
(2)调理:1日灸风池、合谷各15分钟,膻中20分钟;2日灸照海、天鼎各15分钟,天突20分钟;3日灸哑门、肺俞、尺泽各15分钟;4日灸大杼、中府各15分钟,巨阙20分钟;5日灸膈俞、然谷各15分钟,中脘30分钟。以上穴循环灸,每日保健灸30分钟。
-
首次灸风池即感觉咽部松快。
-
灸至3日,异物感减轻,干咳间隔时间稍延长。
-
6灸完痖门后觉喉部有动感。
-
灸至一周后,干咳已明显减轻。
-
10日后灸后天突穴觉痒。
-
休息一天未灸
-
半月后干咳声渐小,无异物感。
-
一月半后白天已不咳,夜间咳亦不甚,两颧红消失。
西医喉科难治的病,而温灸的疗效显著。患者在灸的过程中,咽喉部常会出现动感及痒感,此与病态的感觉有异,患者觉得舒服,是好的现象。
咽喉炎日常防治
立秋之后,我们就从暑热的夏季进入到干燥的秋季,为了防治秋季的燥邪伤身,我们要多喝温水,可适当多吃清热降火、润肺利咽的食物;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;减少与粉尘,烟雾,刺激性气体的接触。
只要大家用心养肺,抵御燥邪,就能护咽喉的周全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