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艾灸的人越来越多了,与之而来的,也有诸多误区,甚至雷区。为避免更多人做无用功,甚至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。我们为大家总结了艾灸的5大禁忌与4大学问。
第一篇 艾灸的五大忌讳!
1.烂用劣质艾条,伤身损健康
许多制作粗劣的艾条,杂质、颗粒和整颗的叶子甚多,燃烧过程极易掉灰,甚至整个火头掉落身上,烫伤肌肤。
另外,使用这种艾条艾灸,本身就损经脉,伤肌肤,所以要慎重选择艾条,不要贪图以伤害身体为代价的便宜。
2.艾条用完只是简单用水浇灭,就随便放起来
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细节,艾条复燃的可能性非常大,由此可能引发或大或小的火灾!据我所知,非常多热衷艾灸的朋友都是简单用水浇灭艾条,但这种不科学的艾条灭火方法,隐患无穷!请注意,艾条、艾绒属于易燃物,即使看不到丝毫烟气,艾条里面仍可能在微弱燃烧。
那么,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?
您可以准备一个不锈钢水杯、铁皮桶等,艾条用完,放进工具中,盖上盖子严丝合缝的闷上,彻底将艾条熄灭。
3.艾灸完立即洗澡、吹风
艾灸完应该注意的是,不要立即洗澡,也要尽量避免吹风受寒,就算有急事要外出,一定也要把熏灸的部位裹住。
这是为什么呢?
因为艾灸的热力效应,身体表层的毛孔开张到最大,立即洗澡和吹风,会使风寒趁虚而入,就好比你打开大门把风寒迎进来一样。
那艾灸的工作就白做了。
切记:艾灸完,至少过2个小时再洗澡,还要避免吹风受寒。艾灸完的时候,还可以温热的干毛巾盖住熏灸的部位,有封穴的作用。
4.迷恋无烟艾条、电子艾灸
普通的艾条效果好,但是烟大,略呛,很多人受不了,于是转而使用无烟艾条和电子艾灸,无烟灸、电子灸并非不可用。但是尽量少用。因为正常的艾灸条,其火源于太阳,其性至刚,也只有艾草具有这个功效,其他像桃木、梨木等均无此效果,因此有“八木之火不可取”的说法。
八木之火尚不可取,而无烟灸属于炭火,炭火虽对个别疾病有效,但是其本身是伤筋骨、耗阴血的。
5.半途而废
很多人常常因为施灸一段时间后反应不大而信心动摇。其实,大家应该明白,大凡病重、病深是经过长时间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用艾灸调理也同样需要一个从不健康到健康的过程,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才能看到效果。孟子曾经说过:“七年之疾、当求三年之艾,”这说明调理疾病,不仅艾叶要陈、而且时间要久,这样才能去病除根。
所以,当您在艾灸的过程中,发现暂时没有效果,或者因为艾灸反应出现暂时的不适症状,请不要灰心丧气!
艾灸最忌半途而废。
一个朋友的儿子用艾灸治疗慢性鼻炎,调理了大半年才控制住;而对于一些多年的老病、慢性病,可能需要3-5年。不过可以确定的是,只要您坚持艾灸,效果一定可以达到!
坚持,是健康的基本条件!
第二篇 艾灸的五大讲究!
有的人艾灸短短数日即见成效,受益良多;而有的人,苦苦艾灸数月,并无良效,遂唾之烟之,到处说“艾灸骗人”!
其实,艾灸是有讲究的。它就像一把快刀,高手可用之削木切菜,享尽方便;而庸者却胡用烂砍,最后伤了自己的手指。
1.艾灸是躺是坐有讲究,劝君不可太随意
艾灸时,你是喜欢躺着,还是坐着?
最好的方式是按需选择!
艾灸取穴是否正确,直接影响灸治效果,灸前必须选好体位,坐点坐灸,卧点卧灸,使体位与点穴相统一。"若坐着点穴,躺下施灸,受骨骼、肌肉牵动变化,必影响取穴准确。
如何选择施灸体位:
灸胸腹部的穴位:取仰卧位;
灸背腰部的穴位:取俯卧位;
要点:体位须摆放平直,肌肉放松,让准备施灸的穴位暴露而出,既防烫伤,亦增加疗效。
2.重灸调大病!但不适合每个人
什么叫重灸?
即加大灸量!
我见过厉害的艾灸老师,一个穴位给病人艾灸长达一两个小时,一次选少数几个要穴!可谓灸到病除,见效甚快!
不过,此法却非人人皆宜,一般而言:体质强壮者,灸量可以大;久病、体质虚弱、老人、小儿,灸量宜小,宜慢火温补。
除了上面说的,还应注意:
1:艾灸火力先小后大,灸量先少后多,程度先轻后重;
2:在头面、胸部、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,灸量宜小;在腰腹部、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,灸量可大一点。
3:艾灸有顺序,乱来会吃亏!
人体阳气自有其升降规则,正常情况,是由阳气足的部位流向阳气弱的部位。而艾灸是补阳气的,就像一位外界高手源源不断为我们体内注入阳气,为了不打乱体内阳气运转的规律,造成人体气机紊乱,因此才有了艾灸顺序一说!
有的人艾灸从不讲顺序,虽然可能不会带来太大的麻烦,不过既然养生调病,就要把功夫做到位!
穴位艾灸顺序是这样的:先灸背部,再灸胸腹部;先灸上部再灸下部,先灸头部再灸四肢。
4、艾灸一定要烫吗?错了
灸法作为温热刺激,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温热程度,决不能浮皮潦草,用艾烟薰烤,表热里不热,就算是灸法,结果也达不到调理的目的,还误以为灸法无效,这才真正是“灸不三分,是谓徒冤”(白吃苦头)。同样,艾灸也不是一定要烫才有效,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灸感。艾灸的关键在于找到灸感,酸、麻、胀、痛、冷、热、风等等都是灸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