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九天”是一年之中阴寒之气最盛的时候,此时天寒地冻,阴盛阳衰,容易出现气血不畅,皮肤干燥,毛孔闭塞等疾病问题,养生宜大补阳气以驱寒。 “三九灸”能温和阳益气,驱寒除湿,活血通经止痛,健脾益肺补肾等。
三九灸是艾灸疗法中的一种。三九灸是依据中医“天人相应”和“治未病”的理论,顺应四时气候特点而设的一种内病外治的特色治疗。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,此时阳气敛藏,气血不畅,毛孔闭塞,艾灸特定穴位,可温阳益气,健脾补肾益肺,祛风散寒,通经活络、活血逐痰,使人体阳气更加充沛,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抑制过敏状态,提高抗病能力。 “三九灸”与“三伏灸”相互补充,时间不同,“三九天”是一年之中阴寒之气最盛的时候,此时天寒地冻,阴盛阳衰,养生宜大补阳气以驱寒。 三九灸通常分为以上五个阶段: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开始首灸,之后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灸、二九灸、三九灸和,之后再来个加强灸、通常效果更佳。
-
“三九灸”艾灸作用于人体的穴位,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,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,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。
-
因此每年冬天三九天时进行“三九灸”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疗效。“三九灸”与“三伏灸”相配合,夏养三伏、冬补三九,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,其疗效相得益彰。
-
中医有种说法“今年冬令进补,明年三月打虎”,因此应夏养三伏、冬补三九。补药的服用注意的事项较多,而艾灸则是最天然的绿色进补方法。
“三九灸”适宜治疗的疾病
1.呼吸系统疾病: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支气管炎、慢性咳嗽、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;
三九时节“躲”为上
-
冬藏要藏阳气!冬天阳气藏得好,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冬天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,要学会 “躲”才能养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。
-
冬切记不要暴饮暴食。因为此时,阳气最弱,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。
-
冬天人体的阳气太弱,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,这时要躲着寒凉,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,捂好背、腹和足底,避免风寒的侵袭,才能不感冒生病。
-
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。冬季应顺应天时,注意养藏,安静休养,不宜剧烈运动,大量出汗。
-
冬季是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躲去是非,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。
保健康“求阳气”只需做3点
-
天下第一补阳品是:太阳!
-
想要补充人体的阳气,最简单的方法是:太阳晒背部。
-
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,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,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。
-
腰眼为经外奇穴,位于人体后腰的凹陷处。
-
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,不仅可以疏通经脉、强壮腰骨,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。
-
双手搓热后,紧按于腰眼处片刻,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(八髎穴),每日反复100遍。